关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即刻行动,点亮记忆之光

2024-09-21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即刻行动,点亮记忆之光”。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呈逐年增长态势。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导致老年人发生痴呆的主要原因,一般高发于65岁以上人群。


很多人年纪大了,会丢三落四、爱忘事,自己和家人认为这是“老糊涂”了,没什么大碍,其实这可能就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表现。



9月20日,康复医学科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活动,我院名誉院长吴大鸿亲自为在院老人和医务人员进行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症的普及,凭借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症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措施等内容。




此次活动不仅让在院老人对阿尔茨海默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他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重视,也为医务人员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一、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起病隐匿的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痴呆最常见的病因。




二 、阿尔兹海默症的高发人群


1.   65岁以上老年人


2.   家族中有近亲属患痴呆


3.   低文化程度


4.   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心脑血管病、抑郁症、脑外伤等疾病


5.   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饮食不平衡


6.   不喜欢与人社交、不喜欢动脑




三、阿尔茨海默病的具体表现


1.早期为轻度痴呆期。

表现为记忆减退,对近事遗忘突出,学习新事物困难,忘性大, 此期个人生活能够自理,但和以前比有明显的差距。


2. 中期为中度痴呆期。

表现为远近记忆严重受损,简单结构的视空间能力下降,时间、地点定向障碍;在处理问题、辨别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方面有严重损害;不能独立进行室外活动;在穿衣、个人卫生以及保持个人仪表方面需要帮助;可见失语、失用和失认;情感由淡漠变为急躁不安,常走动不停,可见尿失禁,大部分患者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被窃妄想、幻听、幻视等。


这个时期个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需要别人给予一定的帮助。


3.晚期为重度痴呆期。

严重记忆力丧失,仅存片段的记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 便失禁,呈现缄默、肢体僵直,查体可见锥体束征阳性,有强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终昏迷,一般死于感染等并发症。此期患者的生活完全需要他人照护。



四、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


1.多做健脑活动:进行如写字、打牌、下棋、读报纸、看书、猜谜等活动。


2.参加集体活动:维持原有的社交活动,多参加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如书画展等。


3.规律生活: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休息,外出时注意安全,避免脑部外伤,同时戒烟、戒酒,防止增加发生血栓疾病的风险。


4.合理进食:按时就餐,避免暴饮暴食,补充营养,如蛋白质、维生素等,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苹果等食物,尽量以低热、低糖、低盐饮食为主。


5.适当运动:进行如慢跑、快走、练太极拳、跳广场舞等运动,加速机体新陈代谢,增加脑部血流量,为大脑提供足够的能量,刺激脑细胞。


6.保持心情愉悦: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大喜大悲,及时调整情绪,有疑虑时及时与朋友、家人沟通。


7.管理慢性病:如果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需要遵医嘱管理慢性病,规律使用相关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等。




五、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


痴呆的诊断需要根据病史、体格检查、神经心理评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临床诊断思路包括确立痴呆诊断、明确痴呆病因和判定痴呆严重程度。


影像学检查:结构影像学如MRI可以显示大脑的萎缩情况,帮助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功能影像学如PET扫描可以检测大脑中的Aβ蛋白沉积和神经元纤维缠结。


生物标志物:脑脊液和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如Aβ42、tau蛋白和P-tau181等,可以辅助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基因检测:某些基因突变如APP、PSEN1或PSEN2与早发型、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有关,而APOEε4等位基因与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相关。




六、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1.运动疗法

是指利用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通过某些运动方式(主动或被动运动等)使患者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主要包括有氧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等训练方法。


对AD患者而言, 运动是一种生活方式干预,流行病学和大型前瞻性试验都证明运动有助于降发病率。


2.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是AD康复治疗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干预疗法,基于补偿和恢复的不同理论构造,主要分为认知刺激、认知康复、认知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大量的观察性研究发现,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并且可以有效延缓疾病进程。



3.神经调控技术

神经调控技术可以调节许多神经疾病的认知功能,初步研究表明,脑刺激对AD有很好的疗效 。


神经调控技术分为有创性脑刺激(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IBS)和无创性脑刺激(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NIBS)。


IBS 包括深部脑刺激和有创性迷走神经刺激,而NIBS包括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等。


4.中医治疗

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可以根据临床分期进行个体化治疗,利用针灸、点穴、中药及太极拳等,可以有效缓解疾病发展,有研究显示序贯疗法加常规西药对AD痴呆认知和行为有协同效益。


5. 药物治疗

β淀粉样蛋白单抗(仑卡奈单抗、阿杜那单抗)、胆碱脂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加兰他敏)、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美金刚)等药物可以有效改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症状。



来源:成人康复科

编辑:罗文静
一审:万奇英
二审:席昌才
三审:吴大鸿

阅读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