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一些小毛病,你有可能就是过敏了

2024-09-07

在日常生活中,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


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突然觉得身上瘙痒、红肿


或者就是频繁的打喷嚏和咳嗽



如果是这样,那很可能是过敏反应在向你发出警示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却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力。


它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别担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过敏反应,提前做好防护措施,为健康保驾护航。




那到底什么是过敏反应呢?





过敏反应,简单来说是身体免疫系统对特定物质的一种异常免疫反应。


当我们的身体接触到某些特定的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错误地将其识别为 “敌人”,并发动攻击。


这种过度的免疫反应就导致了过敏症状的出现。


平常比较常见的过敏原就有花粉、尘螨、食物(牛奶、鸡蛋、海鲜等)、药物等。





过敏反应的形式有哪些?





皮肤症状表现出来的就有瘙痒、红肿、皮疹、荨麻疹等。


呼吸道症状有喷嚏、流鼻涕、咳嗽、气喘等。


消化系统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最为严重的过敏反应就是休克。




那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是怎样的呢?





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像一支忠诚的 “卫队”,时刻守护着我们的身体。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支 “卫队” 会变得过于敏感,对一些原本无害的物质产生过度的反应。


当过敏原进入身体后,免疫系统会产生一种叫做免疫球蛋白 E(IgE)的抗体。


这些抗体与过敏原结合后,会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出一系列化学物质,如组胺、白三烯等。


这些化学物质会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等,从而引起各种过敏症状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过敏反应的发生往往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如果家族中有过敏史,那么个体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就会增加。


此外,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过敏反应的发生,如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生活方式等。


例如,长期生活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或者过度使用清洁剂、消毒剂等化学物质,都可能破坏我们的免疫系统,增加过敏反应的发生几率。




那该如何判断自己的过敏反应呢?





去医院无疑是最靠谱的方法了✅,经过医生诊断,就能知道你身上所遇到的这些小毛病是不是过敏啦。


通常有以下几种诊断方法:

1.病史询问: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家族史、症状出现的时间、地点、诱因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确定过敏原和诊断过敏反应非常重要。


2.皮肤试验:

①皮肤点刺试验:医生会将少量的过敏原提取物滴在患者的皮肤上,然后用针尖轻轻刺破皮肤,使过敏原进入体内。如果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皮肤会在几分钟内出现红肿、瘙痒等反应。


②斑贴试验:医生会将含有不同过敏原的贴片贴在患者的背部或上臂,然后观察皮肤的反应。如果在贴片部位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说明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


3.血液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定的免疫球蛋白 E(IgE)水平,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对某种过敏原过敏。此外,血液检查还可以检测其他与过敏反应相关的指标,如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症状是不是过敏,大家可以去都匀民生医院过敏反应专病门诊检查一下,就能知道自己的过敏原啦。





过敏反应治疗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最根本的治疗方法避免接触过敏原。一旦确定了过敏原,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物质。


2.药物治疗又分为三种,分别是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


①抗组胺药:这是治疗过敏反应最常用的药物之一。抗组胺药可以阻止组胺的作用,减轻瘙痒、红肿等症状。常见的抗组胺药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②糖皮质激素: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哮喘发作等,糖皮质激素可以迅速缓解症状。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减轻炎症和水肿。


③肾上腺素:在过敏性休克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是救命的药物。肾上腺素可以迅速升高血压、扩张支气管,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3.免疫疗法也就是脱敏治疗,这是一种针对特定过敏原的治疗方法。通过逐渐增加患者对过敏原的接触剂量,使免疫系统逐渐适应过敏原,从而减轻过敏症状。







预防过敏反应小贴士

  • 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打扫房间、清洗床上用品等。

  • 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已知的过敏原食物。

  • 增强免疫力:适当运动、均衡饮食、充足睡眠。

  • 了解自己的过敏原:进行过敏原检测,以便更好地预防过敏反应。

点击下方图片,进行检测



过敏反应虽然常见,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了解其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积极预防,就能够有效地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远离过敏反应的困扰!


注: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健康发展部

编辑:罗文静
一审:万奇英
二审:席昌才
三审:张继建


阅读35
分享